|
记叙文写作运思技巧(一)时间:2021-05-13 记叙文写作运思技巧(一)“标准的记叙文”写作运思,把握三个词:故事、思想、描写 1.“故事”就是“出事了”。 ◇“出事了”,出什么事了?谁家出事了?在哪儿出事了?因为什么出事了?什么时候出事了?……记叙要素全了。 ◇“出事了”,是因为有矛盾冲突,利益的、情感的、性格的……越错综复杂越有看头。 ◇“出事了”,就得解决,解决就有个过程——精彩的情节渲染点儿,扣人心弦的“疙瘩”吊着胃口慢慢解。 所以,下面几个问题你得考虑清楚了: (1)选材料 [举例] 两个父亲同时给在县城读高中的女儿送学费。一个是直接乘车50里送钱给女儿;一个是挑了一担谷子,带黑走了50里山路,天亮到了集市,然后卖掉谷子给女儿送钱。 这两个父亲送钱的材料,写成记叙文给读者留下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。 所以,选材料要有独到的眼力,要善于从材料中发现与话题有关的内容。 [举例] 这里有一则材料、一个作文题: 材料:有位老太太生了两个女儿。大女儿嫁给伞店老板,小女儿当上了洗衣作坊的女主管。于是老太太整天忧心忡忡。逢雨天,她担心洗衣作坊的衣服晒不干;逢上晴天,她生怕伞店的雨伞卖不出去。天天为女儿担忧,日子过得很忧郁。后来一位聪明人告诉她:“老太太,您真是好福气!下雨天,你大女儿家生意兴隆;大晴天,你小女儿家顾客盈门;哪一天你都有好消息!”天还是老样子,只是脑筋变了一变,生活的色彩竟然焕然一新。 题目:阅读下面的文字,根据要求作文。 宋国有个富人,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。他儿子说:“不修好,一定会有人来偷窃。”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。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。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,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。 以上是《韩非子》中的一个寓言。直到今天,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,但是,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。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,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?是什么样的关系呢?请就“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”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。 请问:上面这则材料能服务于“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”这个话题吗? [分析] 材料讲的是:同一件事,从不同角度去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。 看起来,似乎与“感情的亲疏”搭不上边;但我们如果截取材料的前半部分来分析—— 老太太由于对儿女的牵挂,使她对天气有着独特的感受,而一般人没有那一份牵挂,则有着另外的认识。如此一来,这材料就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了。 ——把它展开,写成一篇有人物、有事件、有具体情节、有生动描写的记叙文,不是和高考话题天衣无缝了吗? (2)定基调 基调是一种情绪,就是你对“这个人”“这件事”的情感态度、印象概括。 建议: ◇反复推敲,把这种“情绪”渗透到整个故事中; ◇开头第一句话亮出这种“情绪”。 [举例] □鲁迅的《藤野先生》,开篇第一句话: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。 ——仅此一语,愤懑烦躁的心绪全出,不安于现状批判现状改造现状的锋芒自此语往下贯通全篇。 □高晓声的《陈奂生上城》第一句是: 漏斗户主陈奂生,今日悠悠上城来。 ——欢快的情绪,欢快的语言,欢快的调子。 □余秋雨在《五城记》中是这样为“开封”开头的: 它背靠一条黄河,脚踏一个宋代,像一位已不显赫的贵族,眉眼间仍然器宇非凡。 ——开篇就让人感觉到了一种沧桑历史的厚重味。 (3)理线索 关于线索,不想多说,只提醒一句:线索,不仅是用来穿故事情节的,还要用来穿记叙要素。 说白了——线索是用来穿出文章结构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