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词语语境义的几种类型时间:2017-02-03 词语语境义的几种类型 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,有着不同的意义,这就是“语境义”。词语的语境义常以如下方式出现: 1.比喻生成的语境义。词语的比喻义在特定语境中生成了新的含义。例如:“这封信成了我们家的福音书。”(莫泊桑《我的叔叔于勒》) “福音书”本是基督教徒对《新约》的称呼。这里比喻好消息、幸福的消息。于勒被兄嫂打发去了美洲后,来信说自己发了财,要赔偿菲利普的损失,这对一心想发财的菲利普夫妇来说,无疑是一个好消息、幸福的消息。所以称它为“福音书”,表现主人公自私的阴暗心理。 2.感情色彩转换后的语境义。选择不同感情色彩的词,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。但有时贬义的可以褒用,褒义的也可以贬用。例如:“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,她爱我们。”(魏巍《我的老师》) “狡猾”本是贬义词,形容人很不老实。但在这里是“调皮”、“机灵”的意思,成了褒义,表现了孩子们的得意神情。 3.反语表达的语境义。反语是作者含蓄曲折地表达本意的一种修辞方法。它实际要表达的意思与字面的意思完全相反。例如:“实在标致极了。”(鲁迅《藤野先生》) “标致”的本义为漂亮,这里表现了丑恶。讥讽“清国留学生”的庸俗、腐朽的丑恶嘴脸。 4.旧词新用的语境义。一些旧的词语,作者赋予它新的含义。例如:“同学一百余人之中,我在中间,不过是没有落第。”(鲁迅《藤野先生》) “落第”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。随着科举在中国的消亡,“落第”一词也完成了它的使命。但作者旧词新用,文中指考试不及格。 5.对比形成的语境义。在同一语段中,同一词语表达的意义有时也不尽相同。例如:“日兵‘无法劝阻’,学生怎会‘无法劝阻’?”(鲁迅《“友邦惊诧”论》) 两个“劝阻”含义不同,前者表示抵抗,后者表示镇压,对象不同,方式不同,意义不同。 把握好词语的语境义,要本着“词不离句”的原则加以分析推敲,才能准确地理解。 上一篇如何理解词语的含义下一篇议论文写作归纳推理的运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