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  • 文章
搜索
首页 >> 名师点津 >>新闻中心 >> 高考作文命题之漏洞
详细内容

高考作文命题之漏洞

时间:2014-01-06     

 2013年浙江高考作文题,是《三句话看青春》:丰子恺说,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,不会转弯的。英国作家说,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,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。美国作家菲尔丁说,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,一般失去这一伟大的王国,那就是真正的沉沦。

    按理说,高考作文是神圣之事,容不得半点差错。可是高考一考完,这个作文题目就被网友指出存在错误,闹了一个大乌龙。材料中的“美国作家菲尔丁说,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,一般失去这一伟大的王国,那就是真正的沉沦”,应改为:“英国作家戈尔丁说,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。一旦失去这一王国,那是真正的沉沦。”这句话出自英国作家威廉·戈尔丁《蝇王》一书。看看,出高考作文的专家不但把作家的国别弄错了,把作家的名字写错了,而且把意思都写得牛头不对马嘴。怪不得我初读这个作文题的时候,怎么也理解不了“失去海底王国”和青春有什么关联。

    当然了,人非圣贤孰能无过?专家也是人,他们应该也有犯错误的权利。如果偶然出现一次错误,我就抓住不放,那就是我的不厚道了。让人仰天长叹的是,去年新课标卷高考作文题已经有了问题。那是一则给材料作文: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。漆工涂好船后,顺便将漏洞补好了。过了不久,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。漆工说:“工钱已给过了”。船主说“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。”漆工说:“那是顺便补的。”船主说:“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后,我才想起来船上有个漏洞,那时我绝望的想他们可能回不来了。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,所以我感谢你!”

   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老生常谈题目。从漆工的角度,考生可以赞美“顺便补”这样一种善良的美德;从船主的角度可以呼吁知恩图报的感恩美德。不管是善良还是感恩,都是学生们平时写俗写烂了的题材。

    就是这样一则作文材料,照样经不起推敲。2012年6月11日《东方网》刊登了旅美学者方绍伟的文章《高考作文题漏洞大得吓人》,认为全国卷(新课标卷)作文其实是“最吓人作文题”,存在着不止一个严重违背常理的漏洞。

    从“我才想起船底有洞”这句话看,船主显然知道船底有洞。问题来了,船主明明知道船底有洞,为什么不马上请人修?能叫来油漆工,为什么不同时叫来补船工?或者为什么不让油漆工顺便修一下?难道油漆比补漏还重要?为什么又没提醒孩子们不要驾船出海?忘记一个环节有可能,三个环节都忘记就有违常理了。

    更加严重的是,“做善事”的漆工也有大问题。为什么漆工没有提醒船主,自己看见船底有洞?漆工的修补是否就一定专业可靠?随手的修补,会不会因暂时堵住漏洞而使船一旦远离海岸反而更加有害?

    这么大的漏洞自然会使一些考生浮想联翩。有个考生在考试时就是这样认为的,当船主知道那几个孩子是二房与别人所生,顿生杀心,孩子的亲生父亲化装成漆工将孩子救下。

    难怪《船主和漆工》被评为“最培养推理能力的作文题”,因为题目的漏洞比题目里的“船底漏洞”还要大,而且大得惊人。船主可以是忘事、失责,甚至是“坑子”式的蓄意谋杀(即骗保,补洞的报酬也可能是封口费)。而漆工不仅不是“有善心”,反而是毫无职业道德,干了非自己专业的事(至少不能要求油漆工兼职补船工),而且根本不向船主作通报。

    这样,原来的善良、感恩这些“立意”还是顺理成章的吗?“善心善事、善有善报、知恩图报”已经变成了“毫不敬业、忘事失责、蓄意谋杀”。这可是事关数百万考生分数的大问题,而最大的问题是:如果有考生从“忘事失责、蓄意谋杀、毫不敬业”方面去写,他们最后会不会受到不公正的扣分?最后会不会船主的船没进水,而考生的脑子却被进水了,自己的作文被人为地打了低分?

    如果专家们仅仅就犯了两次错误,我也准备显示一下宽容的胸怀。可无情的现实就是不肯给我这样的机会。我不由想起了2005年的高考作文,那时还是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时候,用以引出话题的那段材料,逻辑混乱,牵强附会。人们问玻尔的话是,“您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,有什么秘诀?”这里强调的是有没有秘诀,玻尔应当首先回答这个问题,而所给材料里玻尔却回答说:“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。”这就使人犯糊涂了,玻尔到底说的是有秘诀还是没有秘诀。说他有秘诀吧,这说的是玻尔面对学生时的诚实表现,这应该是属于教育方面的问题,跟“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”关系并不大;说他没秘诀吧,玻尔却说了这样一句话。于是广大考生看了材料后一头雾水,试想,这样的状况下考生能写好其后的作文吗?由此看来,材料中的问与答之间根本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。如果人们的问题没错,那玻尔回答不能用“因为”,应该说“有(没有)秘诀……,”如果玻尔的回答没错,那人们应该问:“您为什么能创建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?”即使这样,如前所说,在学生面前的态度与“创建物理学派”关系并不是太大,玻尔的回答依然有点牵强附会。

    当然,伟大的玻尔在现实中是不会作出如此不合事理的回答的,这是我们尊敬的出题专家一不小心弄出的笑话。我不知道专家们用的材料是从哪儿选的,不过,据我的愚识陋见,玻尔说的这句话在 《影响世界的犹太巨人》 (张箭主编,新疆人民出版社,1996年9月第1 版)中“量子力学的创立人——玻尔”一章中有。原文非常简单,“在1961年,玻尔访问苏联时,朗道问他有什么秘诀把那么多有才华的青年人团结在自己的周围?玻尔回答说:“没有什么秘诀,只是我不怕在他们面前显露我的愚蠢。”在这段话里,玻尔的这句回答才是贴切自然的,虽然令人诧异和不解,然而发人深思且富有哲理。

    即便2005年高考中的材料准确没有毛病,这则材料在整个作文题中也是多余的。如若不信,试看我去掉原材料,改动几个字后的效果。“生活中,有些事情常常出人意料,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,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。请以“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”为话题,自定立意,自选文体,自拟标题,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。”看看,没有原材料,作文题目更显简洁明了,不但不影响学生审题立意,而且还能使学生少受不必要的干扰。因为学生在做话题作文时往往有一个习惯,爱从材料中看出点门道,期望从中发现审题立意的方向和角度。而这则材料由于本身的诸多毛病,学生们怎么也弄不清“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愚蠢”为什么能成了玻尔“创建第一流的物理学派”的秘诀。“出人意料”他们能感觉到,但在“情理之中”就费解了。看了半天材料,不得要领不说,反而浪费了不少时间,破坏了考生作文的正常心态。莫非是专家们要用这一则多余的材料来考察一下学生的思辩能力,看看学生能不能分清材料的有用无用,能不能迅速排除干扰,进而审题立意谋篇作文,这也未免太刁钻了吧!

    刘勰在《文心雕龙·体性》中说“情动而言形,理发而文见”,只有激发起学生澎湃的感情,让他们能理清文题中讲述的道理,这才能写成一篇好的文章,而由于命题专家们的无知不实,高考作文材料就让学生的感情陷入了混乱状态,在审题上凭空增添了人为障碍,还怎么写出上乘佳作呢?


13936258005

www.libaiyuwen.com

哈尔滨市南岗区通达街4号

(与汉广街交口南行50米)

seo seo